Friday, April 20, 2007

我知道的台灣資訊產業

時常在銷售大型專案時會與許多原廠的sales接觸,通常在原廠的業務人員工作唯一也是最重要的目標就是數字,因為以國際軟體公司在台灣 Local business經營,具有廣結善緣或結交朋友心胸的專業經理人真的是少之又少,反過來說與策略夥伴接觸都是以自身利益考量,因此在態度上是對可以叫的動或drive的小家公司傲慢且處處佔便宜,對於大型的SI公司是利用其豐沛資源但是私底下處處提防,深怕其那種外商優越感喪失或是被看破。因此我稱呼這種心態叫做「無知的傲慢」,這種傲慢來自於產業的生態與人力素質分佈結構。

我們可以理解的在資訊服務業從人力素質角度來看,第一等人就是外商一線大廠,如: IBM, HP, Microsoft, Oracle,不管是人才培訓或是公司的規模環境當然比較優質,他要求的員工當然也是希望具備名校畢業顯赫學歷。第二等是二線規模外商與大型SI的員工,被第一線篩選後的人力通常或在這些環境養成,發展好的可能伺機會跳到一線大廠去,學習如何Management channel,表現不佳的通常是載浮載沉公司換來換去,被淘汰到第三線Local 小型SI,第三線的Local廠商通常有三種: 一是有特定領域技術的ISV(專賣店), 二是有特別領域關係的 SI(雜貨店),三是代理各種廠牌的SI (貿易百貨行),這些公司做的好時運對可能會變成二線,做不好通常3-5年內會掛點,換公司名,要不就收攤老闆員工轉到大型公司棲身。上述這樣的三層型態構成了資訊服務業的生態體系,由於台灣的市場規模太小,我們常說池子小所以要找大湖,所以許多廠商在台灣被擠壓,現在也到大陸運用低價的勞力成本,希望開拓新天地,只是不幸在台灣你要是一流的廠商到大陸可能還有機會,如果你是二流的到大陸就會不入流,因此我觀察成功的少之又少。

No comments: